五臺山

驚蟄前日,相約朋友五臺山遊玩,沿著新修的保阜高速,在群山中蜿蜒,沒有了老路十八盤的險峻,車輛穿過最後壹條隧洞,豁然開朗,沿著緩坡到達了山西五臺縣臺懷鎮。

 

雪花撲朔而來,猛然從春暖花開時節進入了冬雪的世界,雪花覆蓋了整個五臺山脈,給人以古寺聽禪音,凈雪化凡塵之感,沿著白雪的路徑,多年前的進山門建成了寬敞的服務廳和停車場。

 

踏過壹條溪流,沿著青石山路,攀登“黛螺頂”,此山共有1080級臺階,臺階的級數,都與佛教常識有點關聯,文殊菩薩在諸菩薩中專司智慧,所以通往朝拜五方文殊的路為“大智路”,這條路如天梯般陡立奇峭,漸次登臨之間,鳥瞰四周景色,雪後五臺勝景純凈如禪,更顯莊嚴和空靈。石階曲折處又多置平臺,還有圍墻小亭,邊登邊歇。登山路上可見虔誠的佛教徒壹步壹叩首的情景。穿過望景亭、天王殿到達旃檀殿,旃檀殿外圍四周依次有十六幅立體國畫,十六個佛經故事,殿前聯:壹風吹樹如雷吼實乃清涼境界,四季美禽演妙音真似極樂天宮;旃座擁祥雲寶像莊嚴來凈域,檀林施法雨慈悲普度出迷津。旃檀殿後的五方文殊殿是黛螺頂的主殿,殿內供奉著集五座臺頂五種文殊法像於壹室的五方文殊銅像,高約2米,從 南到北依次為:東臺聰明文殊,北臺無垢文殊,中臺孺童文殊,南臺智慧文殊,西臺獅子吼文殊。五方文殊神態各異,金光奪目,莊嚴祥和,殿前左側立有石碑,正面是乾隆十五年冬寫的黛螺頂碑記,乾隆登黛螺頂禦筆題詩:巒回谷抱自重重,螺頂左鄰據別峰。雲棧屈盤歷霄漢,花宮獨湧現芙蓉。窗前東海初升日,階下千年不老松。供養五臺曼殊像,黎疑未識真宗。走進黛螺頂五方文殊殿朝拜,就等於登遍了五座臺頂朝拜五方文殊壹樣,也叫“朝臺”。略有不同的是,親登五座臺頂,朝拜五方文殊,叫大朝臺。而因故不能去五座臺頂朝拜的,到黛螺頂五方文殊殿朝拜,稱為“小朝臺”。黛螺頂的後殿為大雄寶殿,即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殿堂。記憶深刻的詩殿前聯:山青雲白隨處可通覺路,松風花語此地盡是禪機。

 

步行從黛螺頂下來,顯通寺鐘樓前上方,有壹條別具壹格的通道,沿靈鷲峰小山瘠,從底到頂石臺階疊疊升高,左拐右折到達圓照寺,站在山門前的平臺上,俯視顯通寺、楊林街,平望大白塔,使人心胸舒暢。圓照寺的聲譽大, 它是中國和尼泊爾佛教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,塔中藏有尼泊爾高增室利沙的舍利子。

 

沿壹百零八級石階登高,來到菩薩頂,為五臺山最大的皇教寺院,置身牌樓下,手撫門柱眺望遠山上的雲,近處的清水河,雄壯多姿的寺廟建築群,都收入眼中,深感“靈峰勝境”四個字點得妙。沿著蜿蜒的石板路,貼著高大的寺院院墻,緩慢下行,到達顯通寺,顯通寺是五臺山第壹大寺,相傳白馬寺建成以後,兩位天竺高僧邇葉摩騰、竺法蘭從洛陽來到五臺山,建起了這座寺院,取名大孚靈鷺寺,世稱“中國第二古寺”,壹路懷著清凈的心情,累意全無,來到了擁有五臺山標誌的大白塔的塔院寺, 塔全稱為釋迦牟尼舍利塔,俗稱大白塔。塔身撥地而起淩空高聳,在五臺山群寺簇擁之下頗為壯觀,人們把它做為五臺山的標誌。經過這場降雪的滌蕩,每壹位朝聖者,在這壹刻,沈浸在大白塔下,呼吸著清香的空氣,手捧著飄落的朵朵雪花,聆聽著佛國的妙法梵音感受著這次意外的驚喜,內心變得無比的清涼自在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五臺山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上有黃鸝深樹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